全球信息:男子砍杀柯基事件,更多细节曝光:如何辨别“反社会型人格”?

2023-05-31 14:02:58 来源:何所欢

(作者何所欢:专注两性情感,婚姻家庭,自我成长性格等心理学分析,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)

在热搜上挂了几天,“男子砍杀柯基”事件沸沸扬扬,不断透露出更多的细节。


【资料图】

每一个细节的曝光,都把网友们的讨论风向转移。

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:

这名男子,身上具备明显的,典型的“反社会型人格”的特征。

细节一:玩咖

据知情人透露:

有朋友跟当事男子一起吃过饭,喝过酒;

在当地,这个男人也是“比较有名”的玩咖。

没有了解这位男士的过往生活,没有了解他的朋友圈子;

认识短短1个月时间,这位女士就敢“闪婚”。

这个细节,给所有女人提个醒:

结婚之前,一定要了解清楚男方的性格人品,家庭背景。

细节二:隐瞒

该男子隐瞒婚史。

这是事件女当事人自述,在他跟男子结婚时,男人主动隐瞒婚史;

第一个结婚对象,没有领证,生活没多久就分开。

女人面对婚姻大事如此草率,本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。

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信任;

不是每个人,都能靠得住。

细节三:暴力倾向,不思进取

女子透露:

结婚之后的3个月时间,男人不工作,不赚钱;

过着吃饭,睡觉,打游戏,发脾气的日子。

频繁发脾气,情绪不稳定,这本就是一个人具备暴力倾向的表现。

细节四:结婚第四天,就家暴

该女子自述:

在他跟男人结婚后第四天,就遭到了家暴。

不仅家暴,男人还拿着刀对着他;

男人的父亲对他下跪,母亲一度被气得身体不适;

妹妹上前拉架,却被一把推倒在地;

男人还说:大不了大家一起去死好了。

具备强烈的反社会型人格,家暴,愤怒,情绪极端不稳定。

-01

什么是“反社会型人格”?具备哪些特征?

也被称之为:“无情型人格障碍”(APD)

顾名思义:共情能力为零,面对他人的悲欢喜乐,根本就不在意,也感受不到;

他们只在意自己,只考虑自己的感受。

具体的一些特征:

1、漠视规则,或者说眼里根本没有规则

比如:明知道某些事是错的,是触犯法律的,但他们依旧会去做;

即使受到了惩罚,也不知悔改。

在15岁之后,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反社会型人格。

2、让他人痛苦,自己感到快乐

他们有一种病态的,极端的心理:

总是通过伤害别人,获得快乐;

别人越是痛苦,他就越能从中获得成就感。

欺骗他人;

语言暴力伤害他人;

精神暴力伤害他人;

甚至会对他人进行暴力的行为。

3、毫无愧疚感

即使知道自己做错了事,因为自己的缘故,给他人造成了伤害;

可在他的潜意识里,依旧毫无愧疚感。

正常人,给他人造成困扰后,往往会有:愧疚感。

想要弥补对方。

可反社会型人格,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。

4、极度冷漠,缺乏共情

就像鲁迅先生写下的那段话:

“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,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;对面是弄孩子。楼上有两人狂笑;还有打牌声。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,我只觉得他们吵闹。”

这段话,是对一个人缺乏共情能力最好的诠释。

他们冷漠,无情;

别人的痛苦,难过,快乐和悲伤,他很难察觉到。

无论在社交中,爱情中,家庭关系相处中,他们都十分冷漠。

面对他人的善意与关心,他常常不为所动;不知感恩,也不会付出。

5、情绪极度不稳定,不负责任

比如说:

他总是歇斯底里,上一秒大笑,下一秒就愤怒狂躁;

他不负责任,无论对工作,对生活还是对生命;

他习惯发泄情绪,把坏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。

-02

“反社会型人格”的成因

有精神因素,遗传因素,社会性因素,心理因素。

只讲社会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。

从小有被抛弃的情感经历,没有得到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和支持;

没有人管教,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里的教育,都没有得到好的支持;

父母本就偏激,性格极端,充满戾气;

在成长的过程中,圈子里的朋友都具备反社会人格;

即使犯了错,也从未有人约束过他;

没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,如何做。

具有代表性的例子:

案例一:

1980年,连环杀手“约翰盖西”在杀害了33位男士厚,在法庭上说:

“我只不过是无照经营墓地而已”。

冷漠,漠视生命,认为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。

案例二:

2006年,黑龙江一名13岁男孩,将14岁过路女孩强-暴,随后事情被女孩曝光后,该男孩持刀捅死了女孩的母亲。

不仅如此,他还当着女孩母亲遗体的面前,再次侵犯了女孩。

案例三:

2013年,山东费县,4个小偷当着男主人的面,对其爱人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凌辱。

最后,夫妻二人被灭口。

案例四:

2021年,一对夫妻争吵,男子将自己5岁的儿子,从29楼扔下。

案例五:

劳荣枝的男人:法子英。

利用劳荣枝,引诱无辜的路人,随后进行杀害;

最后,将全部的过错全都推在劳荣枝身上。

……

类似的例子,不再一一列举。

有研究表明:

一个正常的社会里,大概有1%的成年男性与0.2%的成年女性,具备反社会型人格。

并且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暴力,都是这些人做出来的。

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类人,请立刻逃离;

不要“想不开”试图去感化他们。

“割肉喂鹰”的故事,对于反社会型人格的人来说,毫无意义。

只有主动远离,不跟他们有任何来往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

非专业的人员,永远不要试图改变这类人。

话题:

你如何看待“反社会型人格”?

砍杀柯基事件,你怎么看?

标签:
推荐阅读>